舒文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配资门户首页
这种“一次办”的“魔力”,来自部门数据的协同共享,2024年全市有3883家企业因此省去跨部门奔波,3万余份分散证明被统一信用报告替代。
——————————
站在深圳前海的一台“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前,香港市民丹妮轻点屏幕,片刻间完成了香港续领车辆牌照业务。以前她需要回到香港去办,现在到深圳工作后,可以跨地区完成车牌续领。这台“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背后,连接着香港11个政府部门的办事职能,自深圳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以来,像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
自2024年深圳市印发《优化政务服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助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来,这场政务服务改革已结出了许多果实。截至2025年7月,深圳已上线国家和地方特色“一件事”项目30个,平均每个事项减少办理环节64%、压缩时限56%,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从“多头跑”到“跑一次”甚至“不用跑”的转变。
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推动下,深圳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从以前拎着材料四处跑,变成了仅需登录一个平台即可一次性填报申请营业执照等信息,一天不到就能完成企业登记;人才引进入户从以前的“往返跑户籍地、提交很多份材料、耗时一周以上”变成了“线上一键申报、30小时内办结、最快24分钟落户”;港澳居民办理生活相关业务从以前的“往返深港两地、跑多个窗口、提交重复材料”变成了“在河套e站通一窗办理、一次提交材料、同步办好电话卡和社保卡等”……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不仅提升了百姓和企业的获得感,也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从“多头跑”到“一次办”
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曾是典型的“多头跑”难题。
过去,企业在开具证明过程中面临证明数量多、内容规范程度低、线下办理频繁等问题,为了使企业高效便捷地完成办理,深圳采用了“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如今,企业可以依托网站开发企业专用信用报告,将需核查的监管信息加载到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版)上,并在“信用广东”“深圳信用”等网站自主“一键查询、一键打印”本企业信用报告。
除此之外,为便利港澳台及外籍人士来深投资,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深圳已经实现港澳台及外籍人士“不见面”线上打印无违法违规信用报告。
这种“一次办”的“魔力”,来自部门数据的协同共享,2024年全市有3883家企业因此省去跨部门奔波,3万余份分散证明被统一信用报告替代。
企业不再需要为了开证明到处跑,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成本,还节约材料打印、交通差旅等费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压力,鼓励了群众创业,促进了深圳的经济增长,缓解了就业压力。
企业注销的转变同样令人惊叹。以前,企业注销需要分别前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等6个部门并办理多个事项,这些流程复杂且涉及多次跑动。如今,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简化了企业注销登记流程,通过跨部门合作,实现了税务注销等7项服务的一站式办理。
通过信息共享和流程优化,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将办理环节从7个合并为1个;审批时限从17天压缩为1天;将7个申请表单整合成企业注销登记1个表单。2024年1月至6月,企业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深圳站)渠道的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入口进行集成化办理且注销登记成功的业务量达12.95万笔。
让“数据跑路”真正替代“企业跑腿”
企业信息变更也是“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典型案例。改革之前,变更企业登记信息需要企业分别前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等6个部门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变更登记、企业印章刻制等多个事项,如果途中漏带文件,办理如同“火上浇油”,十分复杂且麻烦。
现在,申报材料由原来的23项精简至6项,办理环节从6个精简到1个;申请人从需要6次到窗口现场办理到实现“最多跑1次”;办理时限从原本需要15个工作日,到现在只需要2个工作日。
2024年上半年,深圳全市47.19万次企业信息变更业务中,几乎实现“零跑动”,线上数据流几乎替代了线下奔波的人流。
最大的创新亮点是,在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盐田区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开办企业音视频双录电子签名,实现了全市范围内开办企业无需银行U盾或CA证书作为电子签名介质,让“数据跑路”真正替代了“企业跑腿”。
当前,深圳的“人才引进入户一件事高效办”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入户业务办理系统与全国户籍人口管理数据库的对接共享,打造“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联合审核、并联审批,原线下户籍迁移业务由“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
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人才引进入户全流程网上办理。
以前办理入户,办理人需要多次往返深圳、户籍地,反复提交材料,至少花一周时间。现在,84.69%的引进人才通过“秒批”系统办理,平均时间缩短至30小时,最快仅24分钟。
惠企政策申报的“时间革命”同样显著。深圳市新宁智能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炎鹏说:“以前的申报材料有几百页,每页都要盖章。现在,企业登录平台完善信息上传材料后,申请任何一项补贴政策,表单能自动填充,申报材料可使用电子印章功能一键盖章。”林炎鹏赞叹,这真正实现了全流程网办。
对企业来说,“时间快”减小了企业运营压力,帮助更多企业渡过“万事开头难”阶段,促进了深圳企业的发展;对普通群众来说,生活节奏更加从容,不用再为未办结事项长期焦虑,有更多时间投入家庭生活与个人发展,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从“能办”到“好办”再到“为民办”
在以前,“能办”是老百姓的基本要求。哪怕步骤繁琐麻烦,但是至少群众知道在哪办,并且有指引。但“能办”背后往往是更高的时间成本。
比如,外籍人士在深圳工作,首先要通过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向相关部门申请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然后再通过另外一个系统申请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全部流程办理完,需要跑多个部门,花费10多个工作日。
但现在,“好办”是大家所需要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应“民”而生。既要“好办”也要“为民办”,才是目前社会真正需要的。
龙华区的二胎妈妈郭红伟记得,“生老大时每次产检时间都要记在本子上怕忘记。”而现在她怀了二宝,龙华区推出的“政务精算师”会在每个月提醒产检时间,并且会详细告知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的办理方法和后续报销流程。“流程还很简单,非常贴心。”她赞叹道。
线上办对老人、残疾人来说,更是帮了大忙。以前,残疾人办理一些证件时需要亲自前往多个不同的部门申请,流程复杂。如今,残疾人服务方面,将所有联办事项,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等举措,依托广东省统一申办受理平台统一办理。残疾人仅需填写1套表单21项信息,与过去相比少填215项,这种“既好办又为民办”的“一件事”,才是群众真正需要的。
政务服务改革没有终点配资门户首页,但有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始终围绕“人”和“事”,深圳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让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为民办”持续升级,真正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启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