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由后浪图书与北平机器联合策划的“举杯阅汗青”主题活动在北京北平机器纳福店举行。活动以后浪旗下历史品牌“汗青堂”创立十周年为契机,邀请鞠海、饶胜文两位作者带来专题分享与现场签售,近距离与读者对话历史与阅读。
书香与微醺相遇,现场氛围热烈,成为城市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共阅读事件。
作为汗青堂十周年的特别活动,此次“读书酒吧”在选题、场景与互动上进行了融合式设计:主题分享紧扣新书与学术脉络,门店空间以“社交+阅读”布置阅读动线,“读书不止在白天,也不只在书房”。
下午13:00,《夹缝中的总督》作者鞠海率先登场。他开场便点明:“这次谈曾国藩如何突破制度困局,其实就是要回到他作为总督、作为晚清关键人物所处的三重夹缝。”
鞠海从时间脉络入手,把曾国藩的生平放入“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更迭的大背景下。他指出,曾国藩既要面对朝廷内部“八旗、绿营废驰”的军务困境,也要面对地方团练兴起带来的政治矛盾,更要在鸦片战争、天津教案等“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里思考与西方的关系。
互动环节,读者提问踊跃,有人关心“湘军为何成为后世军阀的源头”,有人追问“在制度困境中,个人努力究竟能改变多少”。鞠海耐心作答,并强调:“我们研究历史人物,不能只问他是好是坏,而要问他在当时具体能做什么、做成了什么。”
16:00,《大汉帝国在巴蜀》作者饶胜文登台。他轻松开场:“我本来想象今天是‘把酒论天下’。”在大家的热情氛围中,讲座很快进入正题。
饶胜文把蜀汉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刘备入蜀创业、诸葛亮苦撑北伐、后期国策调整与衰亡。他提出三个值得注意的“蜀汉现象”:其一是入蜀代价最高,刘备以“同宗”之名取益州,自陷道义困境;其二是存续时间最长,蜀汉作为割据政权,竟维持44年,靠的是诸葛亮以制度、公信力维系的“合法性延长”;其三是终场最为轻易,邓艾兵临成都时,刘禅几乎无抵抗投降,显示合法性已在内部被自我消解。他特别强调“天命”在古代政治中的现实含义:“天命不是虚无的玄学,而是统治正当性的最高来源。刘备、诸葛亮都在用‘匡扶汉室’来凝聚人心;当合法性自我消解,政权也就土崩瓦解。”
问答互动中,读者提出“刘备若不取益州是否更有道义”“诸葛亮是否过于仁慈”“刘禅的投降是否不可避免”。饶胜文回应说:“历史人物的选择,总是在理想与妥协、道德与权宜之间寻找平衡。我们要看的,不是他们是否‘完美’,而是他们如何在时代规则里行动。”
演讲最后,他以一句话收束:“历史人物身处乱世,他们的理想、操守、变通与妥协,正是我们今天仍要反复咀嚼的命题。”
历史从不只是过去的故事股票开户配资,也是理解当下的钥匙。后浪·汗青堂×北平机器“读书酒吧”以两场扎实而有温度的分享,带给读者们一个新鲜的城市下午:在对制度与合法性的回望中,读者得到新的问题与答案;在轻松自在的夏日里,书页与话题仍在延展。汗青堂将以十周年为起点,继续与城市文化空间合作,探索“阅读+生活”的更多可能:把学术之思带到公共场域,用可亲可感的方式连接严肃内容与大众读者。
启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